種屬 |
大鼠 |
別稱 |
RBL2H3; RBL 2H3; RBL.2H3 |
組織來源 |
外周血,嗜堿性粒細胞 |
疾病 |
嗜堿性白血病 |
傳代比例/細胞消化 |
1:2傳代,消化1-2分鐘 |
完全培養基配置 |
MEM培養基;15%胎牛血清;1%雙抗 |
簡介 |
RBL-2H3是1978年國立牙科研究所的免疫學實驗室從Wistar大鼠保持腫瘤狀態的嗜堿性細胞中分離和克隆出來的嗜堿性白血病細胞株。這些細胞具有高親和力的IgE受體。通過集聚這些受體或與鈣離子載體協同作用可以激活它們分泌組胺及其他遞質。這株細胞廣泛地用于研究肥大細胞FcERI和分泌的生化途徑。RBL-2H3細胞是研究FcERI結構的模型。它們廣泛地用于研究細胞分泌的不同方面,包括細胞內鈣濃度改變、磷酸脂酶激活、蛋白激酶和小G蛋白的作用。雖然幾乎所有批號的FBS都支持細胞的生長,但在某些批號中FcERI集聚后脫粒化得更好。另一株大鼠嗜堿性細胞株(RBL,ATCC CRL-1378)不會脫粒化。 |
形態 |
成纖維細胞樣 |
生長特征 |
貼壁生長 |
倍增時間 |
~50-60h |
基因表達 |
histamine |
受體表達 |
FcERI (Fc of IgE) |
培養條件 |
氣相:空氣,95%;二氧化碳,5%。 溫度:37攝氏度,培養箱濕度為70%-80%。 |
凍存條件 |
凍存液:90%FBS,DMSO 10%, 或使用非程序凍存液:官網貨號JY-H040 |
保藏機構 |
ATCC; CRL-2256 |
產品使用 |
僅限于科學研究,不可作為動物或人類疾病的治療產品使用。 |